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新高中中文科雜談

我透過舊課程培養出對中國語文科的興趣,那二十多篇的指定課文,白話文長如《花潮》、文言文如《出師表》,甚至是新詩《聽陳蕾士的琴箏》,我今天還能倒背如流。這除了因為當年的老師非常嚴厲,也因為自己在背誦詩文及鑽研課文中的字句時培養出興趣來。

從2007年的會考開始,中國語文科的評估方式徹徹底底的改變了。從那時開始,中國語文科分為五卷:卷一閱讀能力、卷二寫作能力、卷三聆聽能力、卷四說話能力和卷五綜合能力。綜合能力是甚麼?那就是A-Level Use of English 的Practical skills的中文版——人稱「死亡之卷」。

中國語文科的考核至此已和英語無異。我心底裏非常反對這種評估方式:以卷一為例,從名稱可見,它考的是能力,即考生是否能理解篇章中的意思,以及能否分辨當中所運用的寫作手法。高層次的賞析已不再屬於考核範疇。我明白學生水平每下愈況,但是否應降低試卷的難度以求讓學生達標?這樣的考核模式看似較淺,但實際運作,卻發現學生連應付這樣的考試也覺得相當吃力。

新高中的中國語文科課程除了要操練上述的五張卷別外,還要透過大量講授篇章來讓學生學會不同的寫作技巧與佈局謀篇的方法。除了必修的部分,每所學校還得在十個選修單元(註1)中選擇兩個單元講授。而選修單元又得定出不同的課業及考核方式,讓不同天份的學生均能透過此等課業及評估取得分數,然後上繳考評局,成為中國語文科的總成績的一部分。必須上繳考評局的校內課業還包括閱讀報告、日常課業如作文、聆聽練習及閱讀理解練習、小測及參與語文活動後的感想等,每名學生必須把自己的課業整理好並放於Clear holder 內,然後老師再把SBA(校本評核部分)分數上傳至考評局末算完成。若校評局發現校內各老師的評分標準出現明顯的落差,還會發還分數要求該位老師重新調整。最後考評局會用統計分法調控不同學校的成績差異,但各校學生所排的名次會維持不變。每位學生三年以來的Clear holder 還得待文憑試放榜後學生成績上訴程序完成才能銷毀。

如此勞師動眾,那些分數才佔總成績的20%。論成敗,還是得看紙筆評估。

整個改革當中,我比較欣賞的,是文憑試採用水平參照模式匯報結果,有別於舊會考模式的常模參照。常模參照,俗稱「拉curve」,是把全港考生成績排序,按各等級既定的人數百分比分配各等級分數的臨界點。如該年閱讀卷滿分為100分,全港考生成績分佈為51-0,若A級的人數應為考生人數的5%,則51分仍可奪A。由於每年考生水平不同、試卷深淺程度亦各異,故舊會考模式有一個這樣的冷笑話:舊會考模式中的A 像紅酒,不同年份內涵差異頗大。

改用水平參照模式以後,考生不必怕對手太強令自己在「拉curve」的情況下降等。水平參照模式會以五個臨界分數來訂定五個表現等級(1至5等,以5為最高),低於1即列為未能評級。每一個等級將有專屬的等級描述,以說明該等典型學生的能力水平。若考生能達至該等水平,即予該等評級。於是,考生只需加強自己的能力,就能達到更高的級別,不受外圍因素影響。從此以後,所有考獲3等的考生能力相仿。為大專院校和僱主來說,這個模式能較確實反映學生能力的強弱。


註1:
十個選修單元為:
單元一   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
單元二   戲劇工作坊
單元三   小說與文化
單元四   文化專題探討
單元五   新聞與報道
單元六   多媒體與應用寫作
單元七   翻譯作品選讀
單元八   科普作品選讀
單元九   普通話傳意和應用
單元十   普通話與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