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執教鞭,中國語文科的課程早已改革,目標為本、能力為主,課文篇章只屬學習工具,考試不考,教師略教。於是,篇章有如水過鴨背,就算讀過多少名家名篇,學生全都記不得。要是科任老師不強迫學生背誦當中名句,他們根本無書包可拋。
我校學生的答卷 |
初中階段,考評局還安排了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給中三學生,中、英、數均需在六月下旬的指定日子作紙筆評估,學生的成績會視作個別學校學生水平是否達標的準則。
為學生來說,成績與他們完全無關,評估時間又定於期終考試之後,學生自然一副「闊佬懶理」的態度。為老師來說,達標人數是校方評核的指標,雖不算性命攸關之事,但也不能丟自家(或本科)的面子。若最後本科達標人數比其他兩科為低,一堆的跟進報告和補底計劃也少不免要寫上兩三天。正因這個全港性系統評估是「皇帝唔急太監急」的事,所以老師就不得不威迫利誘,各施各法:課後模擬評估並當作常分計算、把評估的內容加進日常進度之中並集中操練、由資深評卷教師預測題目並作重點溫習……無所不用其極。於是,中文課變成操練,老師與學生相互折磨至死。
這是全港系統性評估實際施行後學校裏的實況。
不少老師學生都對這個評估恨之入骨,不了解其施行意義者,恨意尤深。每年十月,考評局均會公佈各校的評估報告及全港報告。學校的評估報告是最高機密,只有相關人士(如校長、教務組、科主任及中三級統籌)有機會審閱,一般老師對冗長的報告也沒有多大興趣。
考評局送來的評估報告包括以下三項:
1. 各科各卷達標人數與全港達標人數 (中文共考四卷:閱讀、寫作、聆聽及說話:個人短講及小組討論)
2. 各卷各題該校考生所選答案
3. 各卷各題依問題考核能力分類列表(如:理解、綜合)
我相信逾九成的校長及老師只關心校內達標人數與全港達標人數的差距。其實,報告內逾數十頁的題目分析及答案分佈才是重點。在我曾任職的學校裏,除了我,沒有人會看那數十頁的報告。為甚麼呢?因為大家都只重視結果。透過分析本校大部分學生答錯的題型及誤選的答案,能知道該年中四學生的強弱項。如此大型的測考及報告,若非考評局出力,各學校是不可能得到如此校本的學生能力分析。「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逃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靠著分析這些報告,我校的中四學生能更集中的訓練強弱項,使會考成績有明顯的進步。
的確,考核局可聘專人分析各校的數據並於評估報告內詳列各校學生的強弱項,但考評局沒有這樣做。我不敢猜測背後的原因,但考評局所辦的數據分析班,確實教會了我如何把這些數字運用於改善教學之上。
我不會說全港性系統評估是沒用的,當然,它給我帶來的工作量也著實不少,每年的暑假,我還得抽十天的時間到評卷中心「坐監」——透過電腦系統批改作文卷。每天朝九晚五的對著scan 到電腦內的試卷,閱讀那些歪歪斜斜的字,這份工作對眼睛的傷害,是吃多少藍莓也補不回來的。不過,若全港的老師都能努力讀懂評估報告內的數字,對校內的課程作出調適,則我仍願意每年到荔景評卷中心虐待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