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具爭議性的通識科

新高中通識推行的第一年,我便身先士卒與學生一起迎戰通識科。我曾任教公民教育科、中國歷史科、初中通識科及會考課程的綜合人文科,加上我是個中文老師,能幫助學生以議論文的模式建構更佳的評論題答案。我在修讀教育學士及碩士課程時的社會研究經驗,也有助教授學生完成專題研習(IES)。於是我便開始成為通識科的一員,且屬於核心成員。

通識與中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通識訓練的,是學生的思維以及解難能力。通識沒有既定的答案,只要理據合理具說服力,便得因應學生表現評分,評卷員對題目的個人立場並不能影響考生的成績。

設立這一科目的原意就是不要學生死讀書,還要求他們靈活運用,並且能貫通各科所學,務求演繹個人立場時解釋合宜、有理有據。

可是這樣美好的本意卻因名得咎。坊間不乏通識=通通識的言論,其實並非如此。通識有六大單元,而各單元亦細分為不同的部分,詳列如下:

單元一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  今日香港(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身分認同及生活素質)
單元三  現代中國(中國傳統文化承傳與中國的改革開放)
單元四  能源科技與環境(能源科技的影響、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單元五  全球化
單元六  公共衛生(對公共衛生的理解、科學科技與公共衛生)

通識的涵蓋面很廣,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個既新且大的挑戰。

坊間對通識的另一種理解,就是通識=吹水。每個單元,學生會學習不同的概念,如:形成自尊感的五塊基石為獨特感、能力感、歸屬感、安全感和方向感。若不了解該五塊基石代表甚麼,等到分析社福機構舉辦的活動能否替隱青建立自尊感時,是無水可吹的。未能運用通識所學概念的答案,未必能達到一般水平的級別。

通識科讓我和學生眼界大開。我們的視野跳出了科目的限制,每天的新聞、香港以及世界的一切都可以作為例子,透過討論,學生能更客觀而全面的了解事情或政策對各持分者的影響。

新高中學制下,中英數通識皆為必修科,而學生需在校內開設的各個選修科中自選兩科(兩個X)。我的通識學生因修讀的科目不同,使答案百花齊放。

網上推行一人一文撐通識的活動,但願我這些字句能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以抗衡社會及傳媒對通識科不合理亦非事實的負面評價。

1 則留言: